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氮素流失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2017-08-15分类号:X141;X143
【部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三峡库区消落带坡地的自发农用较为常见,消落带的这种利用方式可能加剧养分流失并对库区水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对库区2011~2013年3个落干期消落带农用坡地的地表径流、壤中流中氮素形态与浓度进行定位监测,研究消落带农用坡地氮素流失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下,消落带农用坡地侵蚀模数为1 443 kg/(hm~2·a),落干期内坡地平均径流量为230 mm,径流系数为0.58,其中壤中流流量占总径流量的77%。历次降雨产流事件中常规施肥处理时,地表径流、壤中流中TN平均浓度分别是4.85±0.85、20.73±2.05 mg/L,落干期地表径流(泥沙)和壤中流的TN流失量分别为6.63±1.19、35.22±3.38 kg/hm~2,分别占当季施肥量的2.2%、11.7%。可见,随壤中流流失是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处理使地表径流(泥沙)、壤中流TN流失通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5%、48%,表明减少氮肥用量可以显著降低消落带农用带来的环境风险,建议消落带农用地氮肥进行减量施肥,使其既不影响作物产量,也显著降低氮流失。
【关键词】三峡水库 消落带 地表径流 壤中流 氮负荷 减量施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430750)“三峡库区支流消落带土-水界面磷素流失过程与通量”; 中国科学院STS项目(KFJ-SW-STS-175-02)“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试验示范”~~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