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形梯度效应——以岷江上游为例

2017-10-15分类号:X171.1

【作者】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山地生态系统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厘清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将2000、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性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和30%;2000~2010年,1~4级地形位上除未利用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变化较为明显,林地和耕地不断降低,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不断升高。(2)研究期内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随地形位的升高均呈倒V形变化;2000~2010年,研究区1~12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13~20级地形位上呈减小趋势。(3)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一致;除1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略高于研究区外,2~20级地形位上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基本一致。(4)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水域、草地和荒漠敏感性系数不断上升,林地和耕地敏感性系数不断下降。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定量测度,明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变化所呈现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特征,为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地形位指数  地形梯度  岷江上游  青藏高原东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93);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项目(973)课题(2015CB45270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一三五”重大突破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