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溢价的跨境传递和中美长期利率的联动——基于“非跨越宏观因子”期限结构模型的研究
2017-06-12分类号:F831.51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以2006年3月至2016年9月季末值的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样本,利用"非跨越宏观因子"无套利仿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将国债长期利率分解为短期利率预期均值和期限溢价两部分,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国债长期利率的联动主要来自期限溢价,而非短期利率预期均值,从而解释了中美国债利率"短端相互独立,长端相互联动"的现象。期限溢价的跨境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全球金融周期"的机制加以解释,意味着两国金融市场的联系不仅仅是资金价格和数量的传递,还关系到风险的传递。基于研究结论,建议中国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做好外部风险和利率预期机制;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减轻"市场风险"的跨境传递;加强货币和金融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仿射期限结构模型 利率相关性 期限溢价 全球金融周期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经济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