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财政空间与中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2017-10-25分类号:F812.5

【作者】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部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在考虑政府财政调整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财政-政府负债特征构建适用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状态对应的财政空间情况展开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并进一步将财政后备作为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纳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初现"财政疲劳"迹象,采用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二次项函数能更好拟合我国财政反应现实,而危机后我国财政空间呈不断缩减趋势,且经济低迷时经济增长滞缓会进一步缩减财政空间,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使用效率。同时,随财政后备上升改善财政反应的"垂直效应"加速抵消增大财政调整成本的"水平效应",且现阶段提高财政后备改善财政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显著,政府应增加财政后备,这一举措将使得经济低迷时的财政空间提升8.85%,经济处于常态时提升8.59%。
【关键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财政反应函数  财政空间  财政后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一个改进的新财政集权理论视角下的财政收入集权的激励效应再评估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浙江经济发展中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的对策研究》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