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PM_(2.5)时空分布的动态比较分析
2017-01-15分类号:X513
【部门】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
【摘要】本文基于2014-2015年中国190个大中城市PM_(2.5)的监测数据,建立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总结两年内PM_(2.5)的浓度、空间集聚的年际变化和存在问题,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2015年较2014年全国平均PM_(2.5)浓度下降10%,达标天数提升了4.4%,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改善的天数主要集中在春夏秋季,冬季改善幅度甚微,其中12月污染加重。(2)2015年PM_(2.5)整体污染范围缩小,污染核心区由京津冀向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扩散,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年均浓度降幅较大,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日均达标率增长较快。(3)2015年PM_(2.5)的集聚性更明显,浓度高值区范围减小,热点地区更密集地分布在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并呈多中心格局。由此,应该加快构建制度支持的多中心监督治理模式,以华北地区为先行先试区域,构建管理支持的多区域联动治理模式,培养环境伦理支持的公众环保意识,实现民防民治。
【关键词】PM_(2.5) 时空变化 热点演变 多区域联动治理模式 中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JL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5908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433008)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