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金融化与城镇化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解
2017-05-25分类号:F121
【部门】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理论分析经济金融化影响城镇化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的方法来探寻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特征。研究发现,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着倒"U"型的非线性转换特征。当经济金融化水平未达到倒"U"型曲线的顶点以前,对该区域城镇化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而其跨越"U"型曲线的顶点后,对该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负面效应便开始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对邻近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并不显著,而是存在显著的、线性的负向关系,会制约邻近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此外,工业化和农业人力资本两个控制变量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城镇化影响效应均显著为正。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 城镇化 空间计量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农业经营新模式对增进与分享农业规模经济的作用机理研究”(编号:71473205); 教育部青年基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共生演化机理及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价值链视角”(编号:15XJC790003);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演化机制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编号:KJ1500919); 2015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制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编号:2015QNJJ08); 2016年重庆
【所属期刊栏目】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