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生成机理与治理路径
2017-08-17分类号:D262.6
【部门】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行为,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削弱了村"两委"的公信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国家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村官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外界监督不力、村民自治"失灵"以及农村社会人情规则等客观原因。因而,预防和遏制村官违纪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活化教育,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又应立体监督,确保村官权力的正确运用;既要"硬化"制度,规范村官行为,又应严查重惩,增加村官违纪行为的成本,积极预防村官违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村官违纪 生成机理 治理路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研究”(12CZZ015)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