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基于新《预算法》视角的分析
2017-10-26分类号:D922.21;F812.5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闭环"制度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隐性风险 风险管理机制 新《预算法》 委托代理 财政分权 预算约束 政府购买服务 信息披露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