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

2017-03-10分类号:F321.1

【作者】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部门】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可持续市民化,确保地方政府土地增值收益获利份额。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地非农化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福利陷阱  可持续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132)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