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主要林分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2017-06-15分类号:S718.5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摘要】论文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4种林分(侧柏、油松、辽东栎、刺槐)的绿叶、凋落物(凋落叶、枯枝、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并计算养分再吸收率,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建设及人工林合理种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植物叶片凋落前N、P均发生营养转移,油松N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4.73%),刺槐P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1.10%);刺槐相比于其他3种林分,绿叶C含量(413.94 g·kg~(-1))略低,且其4个组分N含量略高于其他林分的相应组分,绿叶、果实P含量相对较高;4种林分的枯枝C∶N、C∶P值最大,碳蓄积功能较强;叶片N∶P值均小于14,表明生长旺盛期林分主要受N限制。油松、刺槐养分再吸收能力强,是黄土高原森林区适宜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养分再吸收率 绿叶 凋落叶 枯枝 果实 子午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226);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4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479)~~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