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017-07-15分类号:F127;F301.24;X22
【部门】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摘要】基于2014年成都市县域单元土地利用遥感图像和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论文分析了碳收支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回归模型构建,对碳收支、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碳汇土地面积占比为56.97%,高于碳源用地,区域碳源/碳汇用地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强度为2.40~3.33,呈现"东高西低、中心最高"的空间分布特征;2)成都市净碳排放2.43×107t,呈现"东高西低、中心最高"分布特征。各县域单元碳补偿率为0.06%~11.58%,碳生态承载系数(ESC)为0.05~8.60,呈现"东低西高、中心最低"的特征;3)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ECC)为0.26~1.45,呈现"中心高、周边低"的特征并且空间差异较小;4)碳排放与GDP极显著正相关(P<0.01)。ESC与土地利用强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ECC与土地利用强度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6。耦合协调度和人均GDP回归关系极显著(P<0.01),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碳排放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协调度。
【关键词】成都市 县域 碳收支 土地利用 耦合协调度
【基金】四川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GC2015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SJB790050); 盐城师范学院自然科学项目(16YCKLY001,08YCKL080)~~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