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土壤渗透系数的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功能分析

2017-09-15分类号:P641

【作者】崔丽娟  赵欣胜  李伟  康晓明  雷茵茹  张曼胤  孙宝娣  于菁菁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论文借助经验渗透系数法和价值评估方法,通过对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服务价值的科学评估,得出吉林省湿地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和价值量,其中每年补给地下水量约99.71亿m~3。不同湿地类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大小排序是沼泽湿地(46.40亿m~3)>湖泊湿地(26.64亿m~3)>人工湿地(21.48亿m~3)>河流湿地(5.19亿m~3)。而不同湿地类中,以内陆盐沼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最大,达到每年18.60亿m~3,其次是季节性咸水沼泽,每年为14.93亿m~3,而水产养殖场最小,每年仅为0.05亿m~3。对于吉林省具有不同渗透系数的湿地,其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也不同。总体合计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价值为401.83亿元。不同湿地类补给地下水价值排序是沼泽湿地(186.99亿元)>湖泊湿地(107.36亿元)>人工湿地(86.56亿元)>河流湿地(20.92亿元),而不同湿地型补给地下水价值最大为内陆盐沼湿地(74.96亿元),最小为水产养殖场(0.20亿元)。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价值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3个区域,即以白城市和松原市为核心区域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为主的补给地下水区域,以四平市、长春市和辽源市为核心区域的人工湿地补给地下水区域和以吉林市为核心区域的"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为主的补给地下水区域。论文研究结果能够为吉林省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合理利用以及湿地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土壤渗透系数  地下水  价值  生态系统功能  湿地
【基金】吉林省林业厅项目“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2013-020)~~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