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新股估值基础改变了吗?
2017-11-15分类号:F832.5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根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引起的IPO暂停与重启,将创业板IPO公司划分为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底三个发行上市阶段。采用Abel和Eberly公司估值模型,实证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同发行制度背景下估值基础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板IPO公司估值基础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异,其估值主要推动因素是利润总额,同时依靠承销商声誉。其中第二阶段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估值更为显著的受到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以及行业带来的未来增长机会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创业板 IPO估值 估值基础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金融扶持研究”(16EYC007);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人文社会科学探索项目“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效应与政策优化”(SKTS2017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混合所有制、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权再融资行为”(15YJC63010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