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偏离程度分析——基于劳资议价能力的视角

2017-01-10分类号:F124.7

【作者】王展祥  龚广祥  
【部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中国2000-2013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劳资议价能力的视角,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估算劳动报酬份额偏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资双方的议价能力具有不对称性,资本方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劳动报酬份额1.78个百分点;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劳动报酬份额相对于公正基准劳动报酬份额下偏程度更高,这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处于"U"型下偏阶段的既有结论相契合;影响劳资议价能力的不同因素,在导致劳动报酬份额下偏的作用效应上有所不同。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提高劳动者议价能力进而提高劳动报酬份额,这对于强调内需和消费的经济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劳动报酬份额提高进而提振内需和消费的作用潜力可能有限,因此强调供给和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紧迫而必要。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  劳资议价  基准劳动报酬份额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过剩条件下促进经济适度发展的结构优化理论与对策研究”(项目号:13CJL015);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中部崛起战略提高了中部地区经济质量吗?——基于政策绩效评估视角”(项目号:YC2016-S214); 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参与垄断行业创新路径和机制改革研究”(项目号:XS16177)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