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竞争的触发及约束机制研究——基于“3Q大战”的案例
2017-08-15分类号:F275;F49
【部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迄今,学术界鲜有关注频繁出现的企业间非价格战形式的恶性竞争现象。本文首次对此进行了界定,并在Hoteling空间模型下对恶性竞争的触发及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理论模型显示,同质化竞争是恶性竞争的触发机制,而声誉机制、行政(司法)处罚以及行业管制则为约束机制,能对恶性竞争的主导企业产生惩戒效果。随后,本文以"3Q大战"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行业内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触发了恶性竞争,并使腾讯遭受较大的声誉惩戒,但行政处罚及行业管制尚不具备有效的约束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提倡合作竞争,并完善法律及行政监管环境将有助于抑制恶性竞争。
【关键词】恶性竞争 Hoteling空间模型 同质化竞争 管制 互联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经济后果与治理机制研究”(71672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研究:动机、经济后果与治理机制”(715721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体在新股发行审核中的角色发凡”(16YJC63014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