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府绩效评估兴起的意识形态基础及其在我国的误用——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批判
2017-09-15分类号:D630
【部门】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
【摘要】我国地方政府以"工具哲学"思维直接照搬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虽然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唯GDP式的评价方式,逐渐偏离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源于我国在引进政府绩效评估时并未洞察它本身源于"晚期资本主义"萌生的一种"成绩社会"、"绩效社会"意识形态,其生发的目的是为"晚期资本主义"既有格局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性使得它仅仅是一种符号性、象征性的管理工具,并不以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地位的改进为目标。要根除这种源生性问题,就需要将政府绩效切实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本质。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 绩效社会 意识形态 辩护性 社会主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县级政府潜绩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4BGL11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项目编号:2015ZSTD0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