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
2017-11-05分类号:F126.2
【部门】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
【摘要】文章采用乘数和结构化路径方法系统考察了非正规经济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乘数分析发现,1992—2007年非正规经济有效提升了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但因其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乘数效应弱于高收入居民从而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07年后,这种现象有所缓解。结构化路径分析显示,在非正规经济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诸多路径中,经由非正规劳动力的路径是效果最明显,也是效率最高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推进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促进非正规经济提升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另外,非正规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传导过程中,劳动要素发挥主导作用,资本要素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非正规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完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的协调机制,拓展非正规劳动者获取资本报酬的途径,以充分发挥非正规经济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正规经济 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核算矩阵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正规经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17NDJC165YB);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SAM框架的非正规经济宏观效应统计研究”(17CTJ001);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一般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