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宗教与公共品投资
2017-07-15分类号:D635;F320.3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本文以农业部的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宗教为切入点,考察了中国村庄的公共品投资行为。结果发现,(1)相比没有宗教信仰的村庄,信教村庄的公共品投资额将更高,而且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道路、电力等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项目上。使用"历史上的宗教活动场所数量"和"村周边大城市的开埠历史"作为工具变量,这一正向影响仍然显著。(2)基督教信仰对公共品投资有促进作用,而其他所有宗教类别的影响不明显。(3)在信徒数量、参与宗教活动越多的村庄中,宗教对公共品投资的促进作用会越大。这些结果从侧面强调了宗教的组织性功能,特别是基督教通过有规律的宗教活动参与,可以将个体信仰转化为集体行动。
【关键词】中国农村宗教 公共品投资 宗教活动场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046、713021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3014、7177219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3YJC63016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北京市会计类专业群(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YQ01、CXTD7-01)的资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耶鲁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农村民主和农民福利”(项目负责人Nancy Qian、Gerard Padro-i-Miquel、Yang Yao)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季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