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剩余索取权分配测度

2017-09-13分类号:F272.92

【作者】徐雷  屈沙  郑理  
【部门】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  
【摘要】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微观层面数据,本文借助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测度劳资双方议价能力对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使得劳动者愿意接受的最低劳动报酬与企业愿意支付的最高劳动报酬之间存在剩余,这一剩余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劳资双方在谈判中议价能力的大小。具体而言,劳动者的议价能力使其获得的劳动报酬高出基准劳动报酬17.69%,企业的议价能力使其支付的劳动报酬低于基准劳动报酬23.59%,两者的博弈结果使劳动者获得的实际劳动报酬比基准劳动报酬低5.90%。从样本异质性来看,国有企业及其员工的议价能力均是最弱的,外资企业及其员工的议价能力均是最强的,而外资企业获得的劳动报酬净剩余最大。此外,劳动合同、工会对劳动者的剩余获取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这样的现实,劳动者在薪酬谈判中的信息劣势地位不利于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提高,因此保障和提高劳动者的剩余索取权成为破解劳资经济利益分配不公平难题的政策着力点所在。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议价能力  剩余索取权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动态跟踪和效果评估研究”(12&ZD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接纳度与调节对策研究”(12AJL00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