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基于跨时期和地区的实证研究
2017-05-15分类号:F323.211;F326.11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摘要】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应当引起重视。分地区而言,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且机械化耕作程度相对滞后的湖北省和四川省等地区表现最突出。所以,在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户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应重点缓解这些地区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扩大农户地块层面的经营规模,完善当地的机械化社会服务市场。
【关键词】耕地经营规模 粮食生产 单产 亩均生产成本 跨时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批准号:70673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71603228);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项目(项目批准号:17NDJC023Z)的资助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