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剥夺视角的农村动态多维贫困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2017-11-01分类号:F323.8
【部门】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能力贫困、动态贫困和多维贫困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识别和反映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提高扶贫成效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山西省农村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对山西省县域农村多维贫困进行测度,通过定序Probit模型探索其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山西省农村县域多维贫困差异不明显,这从理论上支撑了将扶贫攻坚主战场从贫困县转变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合理性。(2)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更易陷入多维贫困,这成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诱因。(3)当前有工作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可能性较大,应促进有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稳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4)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对多维贫困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关键词】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方案编制研究”(20140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食品价格波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营养安全的影响研究”(71303239);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吕梁山区多维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机制研究”(2016054010);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研究——以山西省为例”(2014206)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