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2017-09-01分类号:F812.45;X32

【作者】王殿茹  邓思远  
【部门】河北地质大学自然资源资产资本研究中心  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地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国家推出"1+6"生态文明改革组合拳,其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力争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疏解和承接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对生态环境的损坏,这就涉及生态环境损坏赔偿问题。文章在有选择地分析了北京畜牧业和制造业功能疏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后,探索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包括赔偿原则、建立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环境损失的测算。提出保障非首都功能疏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运行机制,包括生态环境论证机制、生态环境税费征收机制、政策统领导向机制。
【关键词】非首都功能  环境损害赔偿  评价体系机制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非首都功能疏解路径及机制”(HB16YJ021)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