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后的日本利率政策效应分析:从零利率到负利率
2017-06-15分类号:F823.13
【部门】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为了尽快实现2%的核心通胀目标,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负利率。负利率政策打破零下限约束,量化宽松的政策逐步升级,不断加强。然而,短期来看,这一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作为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到底是打破零利率约束的一项创新之举,还是黔驴技穷、陷入了深度流动性陷阱的怪圈,货币政策是否还存在宽松空间?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分析日本零利率及负利率的整体政策效应,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货币政策没有实现抑制通缩和日元贬值的预期目标,结合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提供建议,认为根本上必须从结构性问题和技术层面改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零利率约束 负名义利率 流动性陷阱 结构调整
【基金】“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基于金融稳定状况指数的分析”(项目编号:SK2016SD04);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量化宽松后的日本利率政策效应分析:从零利率到负利率”(项目编号:ACYC2016067)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经济探讨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