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
2017-03-15分类号:F299.1;F299.2
【部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收缩城市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中国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后,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收缩,但中外收缩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收缩城市的复杂属性出发,提取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为主要研究要素,对中外收缩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在动因机制方面,去工业化是引发早期西方城市收缩的核心因素,区域性去工业化引起山西等地区城市收缩;全球化引发西方单一产业地区收缩,在中国表现为资本向沿海地区集聚,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迁移;郊区化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人口流失、内城收缩,在广义郊区化进程下中国的城市中心与郊区中心共同发展;(2)在表现特征方面,国外收缩城市普遍为中度收缩,处于收缩后期,中国普遍为低度收缩,处于收缩初期;国外房屋空置体现"真实"收缩,中国房屋空置在村镇层面体现"真实"收缩,大中城市出现"虚假"收缩;国外收缩集中在区域中心地区及城市,空间分布呈"中心空洞,边缘丰满",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收缩",中国收缩集中在区域村、镇等边缘地区及县级市,空间分布呈"中心丰满,边缘空洞",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扩张"。
【关键词】收缩城市 动因机制 表现特征 比较研究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