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P2P借贷平台监管套利的路径、危害及治理措施

2017-01-15分类号:F832.4;F724.6

【作者】沈庆劼  叶蜀君  吴超  
【部门】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摘要】2011年以来,我国P2P借贷行业爆发式增长,学界普遍认为其成长动力来源于监管套利。我国P2P借贷平台监管套利是通过引入担保、承诺赎回、债权转让、产品标准化、创设净值标等手段,实现了与商业银行同样的功能,却无需接受金融监管。监管套利破坏了监管制度的有效性,侵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阻碍了正规P2P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扰乱了宏观调控,增加了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体系,实现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审慎监管向双峰监管的转变,建立P2P借贷的监管数据报送系统。
【关键词】P2P借贷  监管套利  消费者权益  债权转让  产品标准化  金融监管  系统性金融风险  信用风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16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Y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120)
【所属期刊栏目】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