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加成定价与规模报酬效应
2017-10-05分类号:F113;F224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摘要】研究目标:考察经典方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时是否因加成定价或规模报酬效应而出现估计偏差。研究方法:基于放松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增长核算框架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并在分别估计加成定价率和规模报酬率基础上对古典索洛余值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加成定价效应是造成古典索洛余值与全要素生产率偏差的重要原因;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创新:基于扩展后的增长核算框架估计了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古典索洛余值是否存在估计偏差以及偏差的主要来源。研究价值:分离新古典索洛余值中的加成定价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经验研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偏差。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余值 加成定价 规模报酬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研究”(15ZDA00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货币政策调控研究”(16JZD017);教育部创新团队“中国-东盟区域发展”以及韩国POSCO TJ PARK基金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