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补充性货币理论与“中华红色经济之都”的实践
2017-07-09分类号:F091.91;F832.9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人们一般认为,补充性货币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且其实践也仅限于西方国家。实际上,马克思早已提出了这个理论,在中国也早已存在补充性货币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以补充性货币的原始形态为基础的,补充性货币广泛存在于货币发展的过程之中,补充性货币可以作为资本运用,补充性货币有不同的具体形式,补充性货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理论。"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当时经济社会的深刻原因。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对当代中国控制经济风险、深入进行金融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中华红色经济之都” 补充性货币 金融供给侧改革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政治经济学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