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超额利润、价值总量与一般利润率

2017-11-09分类号:F014

【作者】肖磊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  
【摘要】商品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平均价值、最高个别价值、最低个别价值和垄断价格形成。以最高个别价值(或个别生产价格)形成社会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就会产生“虚假的社会价值”。超额利润是超过成本价格的“虚假的社会价值”,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超额利润的存在使社会的价值总量发生膨胀,以不等价交换或直接向消费者获取的社会过程无偿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并导致一般利润率呈波浪式下降。超额利润的产生、增大、衰减、消失对应于经济运行中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可用“超额利润周期”测度重大创新引致的经济长波。超额利润的产生和消失表现为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动态经济过程,马克思的“虚假的社会价值”范畴可发展成一般化的理论模型,用来刻画这种经济过程。
【关键词】超额利润  虚假的社会价值  一般利润率  非均衡  经济长波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政治经济学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