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统计及空间计量分析
2017-08-10分类号:F224;F724
【部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从市场、产业和企业层面构建流通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5年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并借助空间统计分析了我国流通效率的空间相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地区流通效率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中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则呈低低集聚特征。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对本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均GDP、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对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只在邻接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对流通效率水平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流通效率 评价指标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模型 省域 主成份分析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省域创新驱动的效率评价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4CJL001)
【所属期刊栏目】工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