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一带一路”全域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空间效应视角
2017-08-18分类号:F125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广州工商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存在第三国对东道国OFDI的挤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快东道国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用改善目标国投资环境、着手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等手段,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规避第三国的挤出效应,按照"多点带面、全域协同"的思路引导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全域OFDI的均衡布局,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空间效应 区位选择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网络布局及其投资策略研究”(项目号:13JJD790002)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宏观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