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DPSIR模型与Theil系数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2017-02-10分类号:F124.5

【作者】乔旭宁  杨娅琳  杨永菊  冯德显  
【部门】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摘要】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引入Theil系数对其进行空间解构,结果表明:1)河南省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且差异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占河南省城市总数的94.44%,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达到了1/3;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2)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内和区际差异共同造成的,二者贡献率相当,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原城市群是区内和区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黄淮海地区的贡献率最低;3)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中,响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大,是决定性因子;驱动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小;基于各地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组合情况,将其划分为压力约束型、驱动力引领型、压力支撑型、压力状态综合型及多因素共同驱动型5种类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DPSIR模型  熵权法  Theil系数  河南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 H1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2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教社科〔2015〕70号);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6-CXTD-04);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ZZJH-199)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