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基于社会保障理论的思考
2017-04-10分类号:F592;F320
【部门】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乡村旅游发展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就业机遇,社区参与能够提高乡村居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为吉登斯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效果提供了创新路径。洛阳栾川重渡沟村的社会保障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经历了3个阶段,1999年前未发展乡村旅游时受国家干预主义影响较大,1999—2004年乡村旅游发展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而2004年至今的实践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融合,实现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的相对均衡,实践中已初步实现了以就业保障为基础、以养老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为内容的乡村社会保障的全面提高。研究表明,西方背景下形成的国家干预主义及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乡村市场经济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及呈现方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社区力量的觉醒及培育,其创新路径是实现"以旅游换保障",即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
【关键词】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社会保障 洛阳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45); 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2016年度旅游规划人才培养项目(WMYC20165-1026)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