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
2017-06-10分类号:F592.7;G127
【部门】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 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地区只占22.2%;在区域层面,中部和南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远高于北部地区,且上党、晋商、河东文化区和省边界附近的传统聚落集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突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利用潜力 昂普理论 山西省
【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4041060-1);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330)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