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
2017-06-15分类号:F592.7
【部门】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
【摘要】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关键词】山地平原交错带 全域旅游 乡村旅游 无景点旅游 四川省洪雅县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XJA790003)
【所属期刊栏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