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利率关联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基于中美国债市场关联性的分析

2017-04-10分类号:F831.51;F821.0

【作者】杨镇瑀  施建淮  游丽萍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正确识别国内金融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联动性特征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债市场为切入点,利用分时段回归和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分析中美国债利率相关性发生的结构性变动。中国各个期限的利率在2006年以前独立于美国利率的变动,而在2006年以后却表现为"中短端独立,中长端联动",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已经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这种结构性变动在肯定浮动汇率可以减轻国内短期利率跟随中心国利率变动压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二难选择"或"全球金融周期"的机制,强调不论汇率制度如何改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提高都会强化中外金融条件的联系。因此,应加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注重宏观审慎政策的应用及合理使用资本流动监管,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
【关键词】利率相关性  货币政策独立性  资本开放  宏观审慎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商业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