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基于2003—2014年31个省市的空间差异研究

2017-01-25分类号:F224;F299.21

【作者】蓝庆新  刘昭洁  彭一然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摘要】文章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省域之间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省域内部城镇化质量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城镇化率不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测算结果,我国各省域整体城镇化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高—高"、"低—高"、"低—低"和"高—低"四种类型,其自身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之间的协调程度分为质量滞后、协调和质量超前3种类型,这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质量不均衡状况,文章提出"高—高"型区域关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低—高"型区域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低—低"型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高—低"型区域关注城镇化的社会、生态效应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差异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制造业应对碳关税的预警机制与策略研究(12CJY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杰出青年培育计划支持(15JQ02)”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