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感知分析——来自云南哈尼梯田的调查
2017-01-25分类号:F323.6;F592.7
【部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农户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农户感知是相关保护与发展措施的信息反馈,也是政策制定和改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章基于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的调查,通过构建感知指数体系,评价了农户的遗产保护感知、生态问题感知和旅游发展感知,分析了农户对不同问题感知的相关性以及个人与家庭特征对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保护和传承遗产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发展梯田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然而农户也感知到梯田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旅游发展总体满意度一般。农户对遗产系统的认知与保护意愿越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对生态保护的意愿越强烈,旅游发展可以加强农户对梯田的保护意愿。农户年龄和家庭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对梯田系统的认知程度越高,而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越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要加强宣传教育,生态保护优先,发展规划先行,逐步消除农户的消极感知,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农户 保护感知 发展感知 红河哈尼稻作梯田
【基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青年基金项目“农业文化资产保护与发展:农户生计、实现路径与政策设计”(2015NQ6); 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2016年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