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后乡土中国的自力养老及其限度——皖东T村经验引发的思考

2017-01-25分类号:D669.6

【作者】陆益龙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后乡土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双重老年化的局面,伴随青壮年劳力外出流动,乡村出现空巢社会与空巢家庭,家庭养老演变为自力养老,乡村老年人主要靠自己力量来支撑养老。乡村自力养老的形成,主要有传统延续与演变、制度安排、现实压力推动和情境实践建构等机制。乡村自力养老对国家、社会和乡村家庭减轻养老负担都有积极的意义,但从正当性、公正性和养老文化建构的角度看,自力养老并非乡村养老的理想状态,而可能是乡村社会养老问题的集中体现,其限度主要表现为:诱致人们将不合理的现实视为当然,不利于正义制度的建立,有碍向善的养老文化的建构。改变乡村自力养老现状,关键在于制度和文化的力量,既要有符合正义原则的乡村养老保障制度,还需要重建乡村社会的敬老文化。无论是养老制度,还是养老文化建设,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和协调的作用,共同建构起敬老文化,让乡村老年人更体面地生活。
【关键词】后乡土中国  自力养老  家庭养老  养老文化  乡村老年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