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吗?——基于企业边界理论的分析与实证
2017-04-01分类号:F719;F427
【部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激励差异,在价值链定位和组织边界决策上,国有企业较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倾向于用内部自制替代外部市场购买获取中间品供应,这一逻辑使区域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制约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城市能级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全球城市的内在要求,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资本在制造业中比重偏大的问题可能会对此目标的实现形成干扰。文章运用1993-2014年数据检验了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上海国有制造型企业在中间品供给决策中存在一定自制倾向,其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对当地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显著抑制效应。这一结论可为新时期上海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所有制结构 企业边界 上海
【基金】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经济学重点学科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