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投资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研究——基于债务税盾的视角
2017-02-07分类号:F832.6;F275
【部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摘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使得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增多,外汇风险加大,很多企业尝试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例,基于债务税盾的视角,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中国跨境投资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效果。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价值,普通OLS回归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给企业带来7.5%的价值溢价,在使用PSM方法控制了内生性之后,价值溢价更是高达10.40%;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的债务税盾,带来节税收益,OLS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使企业债务税盾平均增加60.4%,即使用PSM方法控制内生性之后,发现仍可增加39.85%;高跨境投资额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和债务税盾,但低跨境投资额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跨境投资 外汇风险对冲 债务税盾 倾向得分匹配(PSM) “中介效应”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GL020);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JB010); 国家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SJ201601008)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