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现实考量与路径选择——以郫都区为例
2017-10-25分类号:F321.1
【部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源于国家与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改革,绝非简单地对国有建设用地已有经验的照搬套用,而是应触及城乡二元土地利益格局的重构。本文通过对收益分配各级文件的政策梳理,结合郫都区不同收益分配案例的对比分析,围绕国家、集体、农民、社会资本四类主体,有针对性地指出重构收益分配机制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 收益分配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对彝族聚居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编号:15BSH080); 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2016年度招标项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分成机制研究”(编号:201605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