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市民:逻辑辨识与制度诱导——读陈昭玖《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的匹配》
2017-03-23分类号:F323.6-5;F299.2-5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陈昭玖教授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的匹配》(以下简称《市民化》)出版,在研究范式与经验判断上作出了可喜探索,可谓"十年磨一剑"。开卷品读,耐人寻味,这是一位学者在现实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振聋发聩,实属难得。该著作具有"大破大立"的性质,在理论研究、计量检验、论证假设、政策设计上,坚守规范性底线,力求学术性评判。反学术浮躁之风,正严谨治学之气,发挥"针砭时弊"功效。不过,这正是学术从善如流、博采众长所追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谨以书评分享《市民化》的研究成果,梳理出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逻辑辨识"与"制度诱导"。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陈昭玖 计量检验 研究成果 城市承载力 浮躁之风 严谨治学 人口城镇化 供给成本 农村改革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