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指数的编制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国家食品抽检数据为例
2017-07-23分类号:F203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编制食品安全指数,促进食品质量信息的有效披露,科学引导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政府监管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木桶原理和黄金分割法则,采用五级标度法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指数的测度方法,并对2015年度我国食品安全指数进行了测度与验证结果显示,全国食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仍有12个省份食品安全指数处在不安全等级区间。建议政府树立"补短板"的治理思维,重点加强"水产制品"、"水果制品"、"冷冻饮品"、"豆制品"、"蔬菜制品"五类食品的质量监管,特别要重点防范"添加剂乱用"、"微生物污染"以及"兽药残留"三类危害物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关键词】食品安全指数 理论基础 测度方法 实践应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机制研究”(编号:71173114);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