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耕知识传播的动力、过程和影响——以河北省李村为例
2017-09-23分类号:F327
【部门】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耕知识传播的特点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农耕知识 传播 农业现代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客厅工厂中的农村妇女研究”(编号:16YJC840018);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被‘互联网+’改变的农村:山西淘宝村研究”(编号:2016229);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山西资源型农村的转型研究”(编号:2016-049)和太原理工大学校基金项目“人地关系视角下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2015RS009)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