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援助还是余粮处理——WTO框架下的争端及启示
2017-10-23分类号:F316.1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粮食援助是WTO农业出口竞争领域的重要议题,多哈回合谈判试图制定有约束力的规则防止粮食援助(以下简称粮援)沦为余粮处理工具。本文总结了粮援议题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第十届部长会议达成的《出口竞争协议》中粮援条款的有效性并就谈判走向做出判断。研究发现,谈判放弃了2008年"模式草案"基于规则的粮援治理框架,《出口竞争协议》粮援条款延续了《农业协定》不具约束力的属性,无法防止成员透过粮援处理余粮。这既是美国强势维护自身粮援实践的结果,也有粮援供需环境转变的因素。对中国来说,《出口竞争协议》为借助粮援推进粮食"去库存"和加快供给侧改革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应尽快构建契合WTO规范的粮援机制,并在下一轮谈判中争取宽松的粮援纪律得以维系。
【关键词】粮食援助 余粮处理 出口竞争 商业替代 人道主义需求
【基金】农业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编号:2013-8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12ZX08011003-0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