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市)设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来自江苏省的经验证据
2017-07-26分类号:F323.6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13年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利用撤县(市)设区政策这一外生政策在江苏省县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构建了撤县(市)设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证实了研究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阻碍了被撤并县(市)劳动力转移,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作用效果约为10.7%。撤县(市)设区政策阻碍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是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的相对工资比率。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实施撤县(市)设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被撤并县(市)工资相对水平,促进作用效果约为8.7%。
【关键词】撤县(市)设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双重差分模型 倾向值匹配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编号:13AZD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机械化对农户种粮行为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编号:71203109); 农业部2015年软科学项目“新常态下农民增收潜力、趋势和长效机制研究”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