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2017-08-26分类号:F326.11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标准距离、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等方法,对1982—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马铃薯空间格局经历了缓慢南移(1982—1994年)、向东北移动(1994—2000年)、向西移回(2000—2008年)和向西南快速移动(2008—2015年)4个阶段。(2)受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影响,我国马铃薯种植重心沿"西南-东北-西南"的轨迹移动,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趋势。(3)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逐步向西南和西北方向集聚,集聚性增强,并且集聚区域持续向西南移动。(4)效益增加、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适宜气候是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马铃薯 空间格局 演变 驱动因素
【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10);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农业资源环境若干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新时期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编号:2016-ZD-10-04);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度重大课题“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研究”(编号:2016-110)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