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用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集约度-协调度研究——以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2017-10-25分类号:F301.2;F592.7;X171.1
【部门】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旅游活动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增加了旅游用地需求,一些文化遗产地和自然生态区的旅游用地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选取江西省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探讨其旅游用地的集约程度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10个风景区的旅游用地集约度略有差别,总体基本保持在中等水平;旅游用地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协调情况虽有所不同,但整体协调程度中等。在此结果分析上,提出了两大改善与提高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集约度-协调度的建议:一是针对经济滞后型景区,多元化挖掘存量旅游用地潜力;二是针对环境滞后型景区,将生态保护意识和方法融入旅游建设与经营各个环节。
【关键词】旅游用地 集约度 协调度 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 风景名胜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境容量约束下热点城市旅游经济增长的时空模拟与政策响应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6CGL024); 南昌大学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招标项目“中部地区旅游协作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2BYB03)
【所属期刊栏目】企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