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能否降低电价
2017-04-02分类号:F426.61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两个问题:第一,降低电价是否是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合理动机;第二,电力体制改革是否能够降低电价。理论分析表明,传统电力体制的核心弊端是效率低、成本高,而高成本必然分摊到终端销售电价上。以引入竞争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旨在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而降低电价。但是,在电力市场体制下,衡量价格与成本偏差的勒纳指数可能会扩大,这会使得生产成本的降低无法充分传导到电价降低上,而是增加企业利润。这一点在英国体制改革中已经得到验证。在我国,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还有较大提高空间,因此,各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改革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工业电价。但是,考虑到政府管制下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利润率长期偏低的事实,改革后成本的节约必然会体现在某些企业利润增加上,而不是降低电价。甚至可能由于市场设计不当导致勒纳指数大幅度提高,则电价不降反升。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 电价 勒纳指数 市场势力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资助(SGERI06KJ[2015]50号)“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模式及成效评估技术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价格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