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价机制改革效应的评估与研究
2017-09-03分类号:F832.7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下简称Shibor)作为我国央行构建和培育的基准利率,自2007年1月4日运行以来,逐渐成为市场认可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2014年8月1日,Shibor的报价时间由每个工作日上午11:30提前至9:30。本文利用Shibor报价时间变动作为自然实验,对Shibor及各报价行报价的稳定性和基准性进行分析,本文发现:(1)报价时间提前后,Shibor短端品种的报价的波动性显著下降,稳定性明显提高;(2)报价时间提前后,Shibor短端报价基准性下降;(3)报价行的报价质量易受市场波动扰动。2017年1月3日Shibor再次将报价时间延后至11:00,本文解释了这一机制改进背后的逻辑,对进一步完善Shibor报价和考核制度,以及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同业拆借率 报价机制改革 Shibor报价质量 波动性 基准性 稳定性
【基金】2017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A-007
【所属期刊栏目】价格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